今年4个月大的女宝宝吕欣娜被诊断出罕见室管膜瘤,肿瘤直径达6.7公分,靠近脑干,母亲一度以为孩子难以存活。幸好手术成功切除约60%肿瘤后,多学科团队为她制定质子治疗方案,如今女童已2岁,身体逐渐恢复。
女童母亲刘月梅(40岁,主妇)在新加坡国立癌症中心分享了女儿的抗癌经历。2023年9月,小欣娜出现频繁哭闹、拒奶、后颈及上肢乏力,左眼球错位等症状,经竹脚妇幼医院检查确诊为室管膜瘤,并转入加护病房。
手术耗时七小时,成功切除约60%肿瘤,刘月梅表示这对幼小婴儿来说是奇迹。术后小欣娜住院六个月,并接受八轮化疗缩小剩余肿瘤。由于年龄太小,她无法进行传统放疗,多学科团队联合竹脚妇幼医院、新加坡国立癌症中心及国立脑神经医学院,为她量身定制质子治疗。
2023年7月至9月,小欣娜在吴清亮质子治疗中心接受33次质子治疗,以最大限度减少长期副作用,包括脑损伤、发育迟缓和智商影响等。医生表示,室管膜瘤在幼童中罕见,复发风险仍高达50%,小欣娜的发育较同龄人略慢,但病情已得到缓解。
质子治疗中心两年来已治疗逾500名患者,其中37名为1至18岁儿童,质子治疗比传统放疗更精准,可减少对健康细胞的损伤。该中心仅接收1岁以上患者治疗。
在照顾小欣娜期间,刘月梅发现自己怀上第三胎,虽身心俱疲,但她一个月前成立了线上互助小组“不倒翁妈妈”,为同病相怜的家长提供支持,目前已有超过500名成员,通过视频和图文分享经验,让家长们感受到他们并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