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曾在SPM考试中考获 7个A 的大马青年,因学业无以为继,如今不仅在便利店7-Eleven打工维持生计,还背负高达 4万2000令吉PTPTN助学贷款。他的经历曝光后,引起网民广泛讨论与共鸣。
从学霸到退学
该名网友在Reddit分享自己的成绩单,显示他在9科中拿下7个A,唯独高数(Additional Mathematics)只得C。他透露,自己原本修读计算机科学学位,撑了两年半后因严重倦怠,最终在最后两个学期退学。
“妈妈已经对我很失望,爸爸则希望我转去修飞机维修执照课程(LAMT)。我该何去何从?”他无奈写道。
网民反应:SPM≠大学表现
不少人安慰楼主,强调SPM成绩不能代表大学表现,更不等于未来出路。
- “SPM只是入门票,大学靠的是自律与研究能力。”
- 一名计算机科学毕业生写道:“我SPM只有6A,却能以CGPA 3.8毕业,关键在于兴趣。”
- 也有人指出计算机科学并非想象中“轻松高薪”的科系,“电子工程系的学生修了编程基础课后,有一半吓得打退堂鼓。”
转专业与就业建议
针对父亲提出的飞机维修执照课程,航空业人士提醒:“该课程需要考13个模块,外加口试与实习,每门课重考都要自费。若缺乏热情,可能花掉大笔钱却找不到工作。”
一些人也分享自己转科经历,坦言“没有哪个科系真正容易”。
替代途径:TVET与政府职位
不少留言建议他考虑技职教育(TVET)、MyMahir项目,或报考公共服务委员会(SPA)的政府职位。
有人分享:“我SPM 8A,大学退学后也在7E打工。后来考进政府医疗部门,如今工作稳定。”
更多声音:技能比分数重要
- 有人鼓励他一边工作一边考行业证书:“SPM不是终点,动手能力与软技能同样能开路。”
- 也有人直言:“SPM高分不代表职场竞争力。”
- 还有网友建议他寻求政府心理健康中心 Mentari 的免费咨询,避免因长期压力陷入低谷。
截至目前,他表示将暂缓报读LAMT课程,并计划研究其他培训与发展方向,希望逐步走出低潮。
这起讨论也再度掀起社会对 “高分≠成功” 的反思:在现实的学业与职场竞争中,真正决定未来的,是兴趣、坚持与能力,而非一纸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