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网红茱莉亚·贝兹(Julia Bez)近日上传一段影片,曝光她一位餐厅老板朋友的“内幕提醒”,点名餐厅里最不该点的“四大料理地雷”。影片观看次数突破37万,引发大批网民热议。

四大餐点陷阱

根据《纽约邮报》报道,贝兹在影片中直言,很多餐厅菜单上的“特餐”其实并不特别。若这道菜和当季食材毫无关系,那极可能是厨房为了清理即将过期的食材,把剩货重新组合,再用浓酱和华丽摆盘来掩饰。换句话说,花了大价钱,却可能只是吃到“昨日残羹的升级版”。

Advertisement

第二个地雷是“非沿海城市的海鲜料理”。餐厅老板强调,除非确认餐厅每天都有稳定的新鲜进货,否则千万别碰生蚝、蛤蜊等贝类海鲜,一旦保存不当,就很可能从精致拼盘变成“食物中毒陷阱”。

第三项高风险料理则是吃到饱自助餐的鸡肉。由于出菜量庞大,很难确保所有鸡肉都维持在安全温度,一旦温控不稳,细菌就会滋生。他打趣提醒:“你可能当下吃得很开心,但12小时后,肚子就会替你发现问题。”

最后一个冷门陷阱竟然是饮料里的冰块。不少餐厅忙到没空清理制冰机,结果冰块成了“细菌培养皿”,顾客点的冰饮,其实是一杯“冰镇细菌特调”。

老板的“生存法则”

这位餐厅老板最后给出一个自保公式:点餐前先问自己,“这道菜在厨房里流转得快不快?”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最好别点。因为冷门菜代表不常卖,也就意味着可能放太久、不够新鲜。

菜单的隐藏心机

除了卫生问题,菜单本身也暗藏玄机。美国优惠券平台 Proxy Coupons 执行长弗雷德·哈林顿指出,多数顾客在90秒内就会决定点什么。南加州大学心理学讲师杰森·布尔则补充,餐厅往往会刻意把价格缩小、放在料理名称之后,甚至隐蔽位置,目的是让顾客专注在美味的想象,而忘记钱包的疼痛。

换句话说,餐厅不仅在后厨动手脚,连菜单设计都在“心理作战”。

上一则新闻男子结婚13年 崩溃揭3女儿都不是亲生
下一侧新闻收乘客RM180车费 男子机场载客被JPJ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