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用来提升效率、减少贪腐的自动通关系统,如今却被不法分子钻空子,衍生出全新的偷渡手法。移民局与边境管制内部人士揭露,这类手法多涉及享有免签待遇的外籍人士,尤其是来自中国与非洲的旅客,他们透过系统漏洞,无需真正离境,就能不断延长逗留期限。
据悉,这些外籍人士只需在免签逗留即将届满前,到出境处扫描护照,系统便会显示“已离境”。过上两三个小时,他们再透过入境通道重新刷证,系统便会自动给予新一轮30天的停留期。
马来西亚边境管制与保护机构(APKS)指出,这并非单纯的技术漏洞,而是有中介与官员勾结的团伙操作,“钱来门开”几乎成了潜规则。由于取消了盖章程序,官员失去了传统的“灰色收入”,于是部分人便选择与中介合作,放行这些非法操作。
在吉隆坡国际机场、苏丹依斯干达大厦(BSI)和苏丹阿布峇卡大厦(KSAB)等人潮密集的关卡,类似情况尤其频繁。中介甚至会安排外籍人士在使用通关系统后“掉头”返回,护照就像“一触即通卡”般反复刷入大马,根本不用真正离境。更夸张的是,在机场有人仅凭一本护照就能带数人通过闸口——先扫描完成面部识别,再以“人贴人”的方式挤过自动门,借此蒙混过关。
“这并非传言,而是有确凿证据,但官员收了钱往往选择视而不见。”一名机场内部人士直言,并强调揭露内情并非为了抹黑政府,而是希望高层正视问题。
尽管内政部长拿督斯里赛夫丁纳苏迪安早前已宣布为移民局配备600台随身摄像机,并要求执勤官员佩戴以提升廉正,但消息人士透露,这些设备至今仍“躺在办公室”,未被真正使用。
相关人士感叹,即使科技再先进,如果制度与人心出现漏洞,非法集团依旧能找到新的方式突破边境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