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常被稱為「沉默的殺手」,因為它往往沒有明顯症狀,卻在日積月累中損害血管與心臟健康,直到引發中風或心肌梗塞時才被察覺。初日診所內科暨減重專科醫師陳威龍指出,約九成的高血壓源自不良的生活與飲食習慣,也就是所謂的「原發性高血壓」,而僅有一成患者屬於腎臟疾病或內分泌異常等「次發性高血壓」。
他強調,高血壓並非單純的數值問題,而是整體代謝失衡的反映,特別是腹部肥胖、血糖過高、血脂異常或有胰島素阻抗的人,風險更高。很多人誤以為血壓高一定會頭暈或頭痛,但實際上大部分患者毫無感覺,這也是危險之處。
Advertisement
陳醫師指出,控制體重是最有效的降壓方式之一。研究顯示,體重減輕5%至10%,血壓就可能顯著下降,因為內臟脂肪減少後,血管功能改善、發炎反應減輕,自然能減輕血壓負擔。
他提醒,高血壓患者應把握四大重點:第一,定期監測血壓,特別是有家族史或體重過重的人;第二,飲食以低鹽、少精緻澱粉,多攝取富含鉀的蔬果;第三,養成規律運動習慣,每週累積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第四,維持良好睡眠與壓力管理。
「高血壓不是一夜之間發生,而是長年累積的結果。」陳醫師呼籲,與其擔心數值,不如從日常習慣著手,當身體代謝回到平衡狀態,血壓自然也會趨於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