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每年约有1.6万至1.7万人确诊大肠直肠癌,且患者年龄有下降趋势,甚至出现20多岁的年轻病患。专家提醒,饮食作息不规律、肠道菌相变化、遗传家族病史,以及忽视初期症状,都是可能诱因,民众不可掉以轻心。

仁爱长庚合作联盟医院(大里仁爱医院)大肠直肠外科主任赖以立医师指出,直肠癌的早期警讯之一就是“排便不干净感”,但往往被误以为只是排便习惯问题而忽略。他建议,若频繁出现大号后仍感觉排不干净,应尽快接受肠胃检查。

Advertisement

赖医师分享一个真实案例:28岁的吴姓工程师,事业有成,却在上个月健检时意外发现患上直肠癌。吴先生长期饮食不规律,经常晚餐与宵夜并一,偏好卤味、盐酥鸡和超商微波食品,偶尔小酌解压。今年初开始,他发现大便形状变细,有时像腹泻,最明显的是排便总觉得“没大干净”,常要反复上厕所。半年内,他体重骤减8公斤,本以为是工作忙碌导致,却没想到是癌症警讯。

进一步检查发现,吴先生罹患的是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的早期腺癌。幸运的是,透过达文西机械手臂手术切除肿瘤与相关组织,他已顺利康复并返家休养。

赖医师解释,直肠癌的常见症状包括排便急迫、带血或粘液,以及“里急后重”(排便不尽感)。早期大肠直肠癌常无明显症状,但若家族中有人在年轻时罹病,其他成员的风险将大幅提升。至于治疗方式,目前主流建议是微创根治性手术,如腹腔镜或达文西辅助手术,既能有效切除肿瘤,又能降低对神经血管的损伤,改善术后生活品质。不过,他也提醒,不愿接受根治性手术的患者,也可选择局部微创切除,但复发率相对较高。

他最后强调,大肠直肠癌早期若能通过筛检及时发现,治疗成功率高、生活品质也能维持,因此民众务必定期健检,尤其是有家族病史者,更不容忽视。

上一则新闻不吃早餐又爱喝冰饮 20岁女子便秘肛裂
下一侧新闻加影车祸持刀伤6人 中国籍女司机今早法庭受控企图谋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