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以为排尿正常就代表肾脏没问题,但台湾肾脏科医生廖述宽提醒,其实肾脏出状况时,双脚往往会先“求救”。他在YouTube频道指出,台湾约有200万人患慢性肾病,早期通常无症状,导致许多人忽视身体信号。

一名奶奶长期脚部轻微水肿,却以为肾脏没问题,直到小伤口两个月无法愈合,才发现肾功能严重受损,接近需洗肾。

Advertisement

廖述宽提醒,当出现以下7大脚部异常时,应尽快就医:

  1. 脚部肿胀或水肿
    脚踝或足部出现凹陷性水肿,尤其长时间站立或活动后明显,提示肾脏无法平衡体内水分和盐分。
  2. 脚麻木或刺痛
    体内毒素累积损害神经,可能引发麻、刺痛或灼热感,严重时甚至感觉丧失。
  3. 脚痛或不适
    肾脏影响钙磷代谢,可能导致骨病变或痛风,常见大脚趾疼痛。
  4. 脚部肤色改变
    血液循环受影响时,脚可能苍白、发蓝或发黑,静脉堵塞可造成红褐色色素沉淀。
  5. 脚部皮肤干燥发痒
    磷和毒素堆积可引起全身瘙痒,脚踝部位尤为明显。
  6. 脚部溃疡或伤口愈合缓慢
    肾衰竭可能导致血液循环不良和神经感觉丧失,使伤口难以愈合。
  7. 不宁腿症候群
    躺下时脚或腿出现灼热、麻刺或“虫爬感”,需不停移动才能缓解,常与慢性肾病、缺铁性贫血及周边神经病变相关。

廖述宽强调,脚部的微小变化如水泡、红肿、疼痛或颜色异常,其实都是肾脏发出的紧急求救信号,应及时就医检查。

上一则新闻回看自己写的赞美扎希文 李存孝:有点恶心
下一侧新闻国旗与各州旗帜的悬挂 其实大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