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拉越版“马来西亚我的第二家园计划”(S-MM2H)表面上是一项吸引外资与外籍退休人士的长期居留项目,但其深层意义在于体现砂拉越主张区域自主、落实《1963年马来西亚协定》(MA63)精神的战略意涵。

与联邦版 MM2H 最大的不同,在于砂拉越依托 MA63 赋予的移民自主权,独立制定并执行政策,从签证条件、资金门槛、房产限制到最低逗留天数,都由砂政府自行设定与监管。这不仅彰显了砂在经济与人口结构上的自主掌控力,也体现了制度设计与行政执行上的独立性。例如,S-MM2H 要求申请者每年至少在砂停留 30 天,限制房产持有年限与转售条件,并强制通过砂本地银行进行资金管理,这些安排背后,反映的是砂对本地社会结构与发展节奏的精细布局。

Advertisement

更具象征意义的是,砂政府规定,只有砂人持股 51% 以上的本地公司才能成为官方代理机构。这一规定不仅贯彻了“本地优先”(Sarawak First)的方针,也确保该计划直接推动本地服务业增长,并将制度与监管权牢牢掌握在砂手中。

S-MM2H 还为砂拉越打造了鲜明的国际形象——一个多元共融、安全宜居、拥有高度制度自主的区域。吸引的不仅是资金与居民,更是认同砂治理理念与价值观的群体。这种软实力的延伸,正标志着砂拉越的区域治理进入成熟阶段。

展望未来,S-MM2H 有可能与设立砂拉越移民局、边境管理局,甚至推出本地特色“属地永久居留身份制度”等政策相衔接。它不仅是经济工具,更是一次“签证主权”制度化的实验,将马来西亚宪制中模糊的地方权利逐步转化为具体、可运作的现实制度。

在全国进入“制度重设”与“权力下放”的时代背景下,S-MM2H 是砂拉越率先迈出的标志性一步,也可能成为未来“婆罗洲宪政”蓝图的雏形。它远不止是一个签证计划,而是砂拉越验证并实践移民主权与制度独立性的关键平台。

上一则新闻Aruz为躲车龙竟逆向行驶 结果最终被迫倒车
下一侧新闻盯上年轻人贪慕虚荣心态 大马老千以“甜心妈咪”出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