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旗倒挂”事件持续发酵,巫统青年团长阿克马成为中文媒体舆论焦点。多家中文报章与专栏频频批评,相关报道点击率居高不下,显示华社对他的反感情绪已到顶点。

然而,阿克马的政治轨迹并非单一色彩。他在涉及华社议题上屡次强硬表态,例如袜子事件、肉骨茶争议及国旗倒挂等,但在其他族群与议题上,也同样采取严厉立场。

Advertisement

今年2月17日,一名马来小贩在摊位挂出“不售卖给印度裔”的标语引起争议。阿克马不仅要求严惩,还坚持必须提控该小贩。最终,该小贩在刑事法典下认罪并被判刑。5月5日,他亦批评国盟主席慕尤丁“马来人为先,马来西亚人其次”的言论,并在宗教事务上严厉抨击任何不尊重伊斯兰教的行为,即便对象同为马来人,也不例外。

在公务体系与商业领域,阿克马同样不留情面。去年5月16日,他公开批评马六甲伊斯兰宗教事务局,指责辖下宗教学校让学生席地上课。身为马六甲州行政议员,他多次带队突击检查,针对未标价、违反顶价规定等行为要求执法,不分马来、穆斯林或华裔商家。

在选区事务方面,阿克马与鲁容区州议员诺希尔米常被形容为“黑脸”与“白脸”组合,两人经常在社交媒体发布为选民服务的视频,协助对象涵盖不同族群与宗教,部分华裔居民也曾获得过他的帮助。

在政治格局上,阿克马的形象在华社中争议极大,但其立场与行动在一定程度上稳住了团结政府的马来票源,避免更多选票流向国盟。倘若类似言行由国盟领袖发起,华社的反感情绪不会减少,但国盟可能因此获得更多马来支持。

上一则新闻常吃剩饭菜竟患胃癌 医生:冰箱3类食物是帮凶
下一侧新闻19%的喘息只是幻觉 大马关税谈判的隐形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