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交友应用程式,如 Grindr、Tinder 和 MiChat,正逐渐成为快速性关系的便捷渠道,但由此带来的传染病风险却被许多使用者忽视。艾滋病(AIDS)辅导员兼护理师莫哈末·哈斯里指出,这些应用程式的普及已成为国内艾滋病病例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在男性群体中情况更为突出。
“在我辅导的每十位患者中,所有人都会坦承曾使用交友应用程式来寻找即时性关系,”莫哈末·哈斯里透露。他表示,许多人从中学时期就开始接触这些平台,其中 16至39岁 的人群是最活跃的使用者。
从“Blued”到“X”,线上约会带来挑战
莫哈末·哈斯里指出,这一趋势自 2010年 便已显现,最初通过 Blued 和 微信 等应用程式兴起,并随着新平台的出现不断演变。他曾接到一名来自沙巴、年仅17岁青少年的求助,这名少年疑似在通过交友应用程式结识伴侣后感染了艾滋病毒。
“他们在游泳池相遇并发生了性关系,几天后,他就出现了尿道流脓和发烧的症状,”莫哈末·哈斯里回忆道。
此外,X 和 Telegram 等社交媒体平台也被滥用,成为了提供性交易和色情内容的工具,进一步加剧了传播风险。
莫哈末·哈斯里强调,从 2010年到2025年 的病例数据显示,16至25岁 的青少年和年轻人群体中,艾滋病感染人数呈上升趋势。在他看来,许多使用者为了满足感或经济利益,将艾滋病及其他性传播疾病的风险置之不理,这种心态令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