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私立医院协会(APHM)警告,国家银行限制医疗保险保费涨幅的措施,虽意在保护消费者,但从长远来看,可能对保险公司、投保人以及私立医院三方都带来深远影响。

据联昌国际证券分析员披露,他们日前与APHM主席拿督古吉星会面,探讨本地私立医疗体系的运作压力、医疗通胀的成因,以及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收费制度在大马的可行性。

Advertisement

医疗通胀率全球前列
国行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医疗通胀率高达15%,不仅超过全球平均(10%),也高于亚太区平均(11%)。推升成本的主因包括先进医疗科技与数码化的加速采用、医疗用品价格上涨、人力短缺,以及整体通胀压力。

古吉星指出,2021年至2023年间,医疗与健康保险及伊斯兰保险(MHIT)的理赔额激增73%,远高于同期保费收入21%的增幅;每百名投保人的索赔次数,也从2018年的11宗翻倍至2023年的25宗。理赔额快速攀升迫使保险公司调高保费,但国行已设下临时上限——每年涨幅不得超过10%,并要求分三年逐步落实,直至2026年底。

他担忧,若限制持续,保险公司可能收紧理赔条件,甚至限制投保人可选择的医院与治疗方案;而私立医院在需求放缓、利润受压下,可能减少医疗投资,形成产业连锁冲击。

与保险公司协商降费
为缓解理赔压力,部分私立医院已与保险公司谈判,提供医疗费用折扣,使受保病患实际支出往往低于自费病人。

DRG收费制挑战多
作为控制医疗通胀的措施之一,大马正探讨引入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收费制。古吉星透露,APHM旗下医院正与卫生部保持密切合作,但因缺乏全民医疗融资框架和充足数据,推行难度大——DRG高度依赖病案数据精准度。

DRG与按服务收费模式不同,会依病案复杂度与行业基准设定固定费用。然而在私营医疗体系,若病人出现并发症或需额外护理,往往会引发超出系统覆盖范围的费用争议。古吉星补充,全球尚无在纯私营体系下成熟运行的DRG模式,多数国家只在公共医疗领域用它来计算成本与编制政府预算。我国现阶段重点是建立私立医疗专属的DRG资料库。

柔佛医药保健影响最大
联昌国际证券分析员预计,若DRG制度在大马落地,柔佛医药保健(KPJ)受影响最显著,因为其2025年首季98.1%营收来自本地;相比之下,IHH医疗保健集团在大马的业务仅占首季营收的18%至21%。

目前,全国约30%的病人由私立医疗体系接收,其余70%则由公共医疗系统承担。

上一则新闻止痛药副作用惊人 女子全身皮肤大片剥落
下一侧新闻古晋多区8月14日 停水7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