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拉越斯里阿曼木中省华总会长兼成邦江中华总商会会长拿督吴标生博士批评,大马对“国旗挂错”事件动辄上纲上线、动用法律调查甚至拘捕的做法,已让原本象征团结与热爱的国旗,变成让人望而却步的“高风险物品”。
他指出,放眼全球,几乎没有国家会将挂错国旗视为刑事问题,唯独马来西亚一再发生类似案件,还牵扯警方介入。近期的案例令商家、团体和普通民众都心存顾虑,担心一时疏忽就会被扣上“不爱国”的标签,甚至触犯法律。
“如果悬挂国旗的代价比不挂还高,谁还愿意主动去做?这样只会把爱国变成做样子,而不是发自内心的真情。”吴标生强调,尊重国旗的原则绝对不能妥协,但当局必须分清“恶意侮辱”和“无心过失”,而不是一刀切地处理。
他主张,真正的尊重应通过教育和引导培养,而非依靠惩罚维系。政府应主动推广国旗知识与悬挂规范,让公众在积极、友善的氛围中参与,而不是在恐惧中被迫遵守。
吴标生提到,波德申中华小学近期的“倒挂国旗”事件,校方已证实是残疾校工不慎所致,并第一时间更正及道歉,但警方仍援引多条法令调查董事、校长及校工共7人。他质疑这样的处理是否必要,并形容如今挂国旗已变成“一不小心就会惹祸上身”的行为。
类似的还有槟城某五金店短暂挂错国旗,就被捕并接受调查。他反问:“既然风险这么高,那不挂反而更安全?”
他也批评部分政客趁机煽动情绪,例如巫青团长阿克玛号召民众“教训”涉事商家,这种做法不仅破坏社会和谐,更背离马来西亚多元包容的建国理念。“国旗本应凝聚人心,如今却成了政治表演的道具。”
吴标生呼吁,当局和社会必须避免以政治炒作、舆论绑架或群体施压来塑造“表面爱国”,否则人们只会因害怕被追究而选择不挂国旗,最终受损的将是国旗的尊严与国民的团结。
“真正的爱国,不在于旗帜挂了多少,而在于是否真心关切国家的未来与人民的幸福。”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