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女学生在参与学校义卖活动期间,疑似因在草地上逗留过久,不慎遭蜱虫叮咬头部,引发刺痛反应。所幸她事后通过网络搜索得知,蜱虫不可自行拔除,否则恐导致感染如莱姆病,甚至出现严重并发症,因而立即就医,顺利避开风险。

女学生的母亲随后在社交媒体分享这段惊险经历,感叹网络资讯的实用性与及时性,更坦言这次手机“救了她女儿一命”。

Advertisement

“平时总说孩子玩手机浪费时间,但这次是她上网查到处理方式,不仅保护了自己,也提醒了我这个不懂医疗常识的母亲。”她在贴文中写道。

她回忆,女儿当天在活动中长时间坐在草地上,活动结束也如常洗头,完全未察觉异样。直到第三天,女儿感觉头皮刺痛,仔细检查才发现有只小虫紧贴在头皮,外观疑似蜱虫。

“我当下的直觉是用手拔下来或捏死它,但女儿坚决反对,坚持按照她在网上查到的资料,到皮肤专科求医。”她说。

皮肤科医生证实该虫为蜱虫,并表示若贸然拔除,极可能导致其口器断留在体内,引发感染甚至更严重的病症,如莱姆病、斑点热等。幸运的是,由于未自行处理,医生得以完整移除蜱虫并进行伤口消毒。

这位母亲也坦言,家中长辈当时觉得“去看医生太夸张”,认为这是乡下常见小虫,搽点药就好。但她坚持医疗处理才是最安全做法:“不能再用以前在甘榜处理蚂蟥、跳蚤的方式来看待蜱虫。”

她呼吁公众提高警觉,蜱虫虽小,但若处理不当后果可能非常严重。即便已就医,也需密切观察至少两周内是否出现发烧、头痛等症状,确保无感染迹象,才算真正脱离危险。

她也提醒家长、老师及学生,若参与户外活动如露营、义卖、草地游戏等,一定要穿戴适当衣物并留意身体异状,尤其是毛发密集处,避免“无声的叮咬”带来难以挽回的伤害。

上一则新闻男子菜刀架喉 孕妇被推入水沟侵犯
下一侧新闻古晋新地标 祖玛安妮大桥正式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