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辛苦工作了一辈子,最终却连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都没有。”这句感慨,正是我国低收入群体的真实写照。
根据《大都会日报》的报道,面对不断上涨的房价,无论是已成家的中年人,还是处于奋斗阶段的年轻人,都感到力不从心。他们往往只能选择租房或与父母同住,把拥有自己的房子视为遥不可及的梦想。
58岁的退休人士阿扎哈表示,他与四名子女已经在八打灵再也租住了12年,每月的房租高达1200令吉。“在这个地区买房几乎是不可能的,价格高得离谱,根本不是我们这种家庭能承受的。我希望能够拥有一套经济适用房,至少有三间房间,供孩子们住,月供最好不要超过1300令吉。”
阿扎哈坦言,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宣布明年将启动“百万可负担房屋计划”后,他再次燃起了希望。
同样渴望拥有属于自己的家的32岁法拉表示,由于无法负担购房,她目前与父母一起住在马六甲的野新。“我每月靠自由职业赚取大约1500令吉,别说买房了,就连每月超过1000令吉的房贷都无法承担。”
34岁的摄影师V·莫干拉吉也分享了他的困境:他曾在2023年尝试申请房贷,但因担忧未来月供压力太大,最终放弃了购房计划。“目前我和朋友一起在蕉赖租住一间公寓,每月房租也是1200令吉。虽然是租的,但我一直有一个小小的愿望,希望有一天能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
他表示,如果政府能够落实可负担房屋政策,将给像他这样的单身人士带来希望,让他们在步入40岁之前仍有机会实现购房梦想。
此前,首相安华在第十三大马计划(RMK13)发布会上宣布,联邦政府将与州政府及私人开发商合作,在2026年至2035年间建造100万间可负担房屋,帮助减轻民众的居住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