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发布的第13大马计划中,政府提出了一项重磅提案,计划改革公积金提取方式,这一提案预计将对全国民众的退休安排产生深远的影响。

根据该提案,未来的公积金制度将会对会员的退休储蓄进行分配:一部分可以在退休时一次性提取,另一部分则每月定期发放,作为养老金来使用。此举的主要目的是为确保退休人士有更稳定的收入来源,避免他们在一次性提取全部公积金后,生活陷入困境。

Advertisement

虽然政府此举的初衷可能是出于好意,旨在防止一些退休人士因贪图高回报的投资而损失积蓄,但当前的经济环境下,这项提案难免让人猜测,是否和公积金局的资金流转有关。

这一提案一经公布,迅速引发社交媒体上的激烈讨论。对于许多在职场奋斗数十年的国人来说,公积金不仅仅是数字,它代表着他们一生的辛勤工作与积累。如果以后不能完全自由支配自己的退休储蓄,哪怕账户上的金额庞大,也会让人感觉自己的一生积蓄变得无法自由支配,这种失去掌控的无力感让许多人不禁焦虑起来。

公积金作为国家的退休保障工具,确实肩负着帮助人民安度晚年的责任,但归根结底,那笔钱是每一个缴纳者的心血与财富。例如,笔者本人也把多年辛苦赚来的钱存入公积金账户,计划在55岁时提取部分资金来启动退休后的生活。相信很多人也和我一样,早早规划好退休后的生活,期望这笔储蓄能让我们买一辆心仪的车、出国旅行、享受平静的慢生活,或者资助子女创业、购房等。

这些生活规划并非盲目消费,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安排。而一旦强制限制公积金的提取方式,许多人会感到心生不满:“自己辛苦赚来的钱,为什么要让别人来决定怎么使用?”这种对自由支配的剥夺感,显然会引发民众的不满情绪。

我个人认为,与其通过“一刀切”的强制管理方式,不如在制度设计上保留更多的选择空间,让那些有明确财务规划和目标的民众根据自己的需求提取储蓄。同时,也要加强对公众的保障教育,提供理财规划和防诈骗辅导。真正关心人民的退休生活,政府应为公积金提取提供灵活的选项,而非强制统一。

例如,可以设定一个框架,允许退休后的70%至80%公积金储蓄随时提取或继续存放,而剩余的20%至30%则用于每月发放养老金。这样,既能确保人民的长远财务安全,又能让大家按个人需求管理自己的资金。

此外,政府还可以引入“延期提取奖励机制”,鼓励那些不急于动用公积金的会员将储蓄继续存放,政府可通过提供更高的利率或额外奖励来激励民众保持资金的长久储存。这不仅能减轻公积金局的资金流动压力,还能让会员获得更丰厚的回报,达到双赢的局面。

最终,想要让民众安心将毕生积蓄托付给公积金局,政府需要提高利率水平和透明度。特别是在55岁后的储蓄阶段,必须提供更有吸引力的利率结构,弥补“不能一次性提取”的不便,使会员们相信:“将钱留在公积金局,仍然是值得的。”

所以,若问我是否支持政府让公积金局改为每月提取的方式,我的回答很简单:我的钱,应该由我自己决定如何使用,而不是政府。公积金局的职责仅仅是暂时保管这些资金,而非长期干涉民众的财务自由。

上一则新闻极限挑战不幸丢命 男子悬崖跳水当场身亡
下一侧新闻控诉被公司骗走120万 赵露思:我不干了